關註「黑洞科技觀察」
傳遞科技背後的思考
大傢好,今天說一說小米11。
小米11已經發佈2天多瞭,關於小米11的文章也是鋪天蓋地,褒貶不一。沒辦法,手機江湖就是這個樣子。
今天我們不談參數,也不談高通888首發,也不談環保充電器。
我們說說小米11的另外一個重大意義,這就是對旗艦級的重新定義。
可能有讀者會說,旗艦機還需要重新定義?不就是配置頂級,價格高麼?
是的,配置頂級價格高是消費者眼中的旗艦級,不是消費者手中的旗艦級。
這話怎麼說呢?別急,我們先說一個消費怪圈。
消費怪圈
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決定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品牌,二是價格。
品牌在每個消費者心中的重要程度不同,所代表的溢價也不同,但不管哪個品牌,消費者一旦選定,都會面臨第二個問題,就是價格。
價格包括三種:
- 第一種是心理預期價格(P1),比如想買個4000塊錢的手機。
- 第二種是可承受的最高價格(P2),比如手上就5000的零花錢。
- 第三種是保證使用感受的價格(P3),比P3價低的手機用著就不爽,比如打遊戲不流暢。
一般情況下總是P1 < P3。也就是說想要好的感受,得多花點兒錢。
那多花多少錢合適呢?一般P3比P1多15-20%是合理的,這個例子中P3是4600-4800。
如果P3 < P2,那直接花P3的價錢買就OK瞭,基本上買不瞭吃虧,買不瞭上當。
怕就怕多花20%也買不到好體驗,比如P3 = P1 x 150% = 6000,P3 >> P2瞭,這就尷尬瞭,想要體驗好就得超預算,想省錢就隻能買體驗不好的產品。
旗艦級的現狀
說起旗艦機,就不得不說說Pro版本。
每一次新品發佈會,從基礎版,到Pro版本,再到Pro+版本,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從芯片型號,到屏幕大小和分辨率,再到攝像頭個數和像素,還有軟件功能,反正能分出高低的參數都在這幾個版本中有所差別。
隨便哪個品牌的旗艦,你在網上搜一下,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基礎版和Pro版哪個更適合入手。
一般情況下,用戶的心理預期價P1要小於基礎版價格,這是人之常情,誰不想占便宜?要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等等黨”瞭。
可通過Pro版的劃分,想要達到用戶的最佳體驗,就得選Pro版。
但是對於購買主力年輕人來說,Pro版的價格P3又遠高於他們的承受價格P2,大傢可以去京東看看,基本上旗艦機的Pro版本比基礎版都貴25-40%以上。
就是這樣的尷尬,管你有沒有錢,你想要買手機的時候,都得咬著牙花錢。
按照預算購買手機的人,整個購機過程就是不停的比較,不停的決策,不停的動搖。
這是一個極其燒腦的過程,其實你說真的差這幾百一千塊錢麼?也不是,但是普通人的思維就是這樣,這就是正常的人性。
所以,Pro和Pro+本質上是反人性的。不管是蘋果,還是其他品牌,都是反人性的,隻不過蘋果手機的用戶被虐待但是心甘情願的接受。
小米的策略
我們先回顧一下2011年小米首次推出1999智能手機的情形。
當時的安卓智能機市場和現在的旗艦機市場非常相似,國產千元機非常多,但是也很垃圾,包括華為也一樣,很多手機還用著電阻屏,用戶體驗極差。
想要買體驗好點兒的手機也有,要麼iPhone,要麼三星或者HTC,但是價格就至少3、4千起瞭。也就是P3 >> P2。
小米就是在這個關鍵時間點,推出瞭1999元智能手機,而且體驗完全符合用戶的要求。相當於直接把智能手機的P3價格定到瞭1999,低於用戶的可承受價格P2。
2011年小米首發1999
這就是小米成功的根本秘密,用一個合理的P3價格一下就把用戶吸引過來。
這一次小米11的定價,依然延續著這一策略,在旗艦級領域完成精準卡位。
小米11的價格直接定在瞭其他傢的旗艦手機基礎版的下線,而且小米11沒有直接推出Pro版本。
按照小米11的硬件配置,作為旗艦級絕對能夠滿足用戶的使用體驗。
也就是說小米11把旗艦機的P3價格定到瞭3999。
用戶在購買的時候不需要做任何燒腦的思考,隻需要簡單的幾步決策:
- 小米品牌我能接受麼?
- 我需要旗艦機麼?
- 多大的內存合適?
隻要解決這三個問題,就能夠完成購買決策,你說簡單不簡單?
大道至簡,讓用戶燒腦不是一傢好公司,讓用戶輕松才是一傢好公司!
小米11會不會有Pro
當然,小米也是手機公司,也跳不出上面說的這個大框框,比如K30 Pro等產品也是一樣。
但是這些手機本身價格低,用戶對價格不是很敏感,用戶敏感的是旗艦機的價格。
那小米11會不會有Pro版本,或者說Pro版本啥時候會出呢?
從小米11的發佈會來看,高通888在接下來的一年肯定是旗艦標配瞭,有DisplayMate背書的2的屏也是標桿,雙揚聲器和線性馬達都是很好的,要說起來也就是攝像頭有提高的可能。
所以小米11 Pro估計也就在攝像頭上有所提高,然後把DXO榜首順便拿回來。
這樣分析,其實將來的小米11 Pro不能算是Pro,隻能算是攝像加強版,現在的小米11依然是旗艦。
這兩款機型的價格差距不會大,對用戶根本不敏感。
所以現在這款小米11已經給2021年的旗艦級立瞭一個標桿,後續不管是榮耀,還是OV,想要把高通888的旗艦機賣到7千,都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品牌有沒有這麼高的溢價能力。
歷史會證明,不是小米沒有旗艦機,而是旗艦機就值3999!
消費者能夠買到手的才是真的旗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