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o Bella,我是老房。
老房一直認為“為情懷買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品質不過硬卻非得綁架感情,糟糕至極。(參見《魔獸爭霸3重置版》)。在魅族18剛公佈的時候也有人這麼調侃過,但在用過真機後,如果隻用所謂的“情懷”來形容魅族18就過於偏激瞭。這是一部好看、好用的小屏旗艦,“情懷”隻是吸引你的一個點,細品過後會發現,魅族18值得我們“為品質買單”。
一、一手掌握
屏幕大小之間的爭論從未停止,大屏帶來更愉悅的視覺體驗,小屏帶去更舒適的持握手感,到底如何選擇?
為什麼要選擇?大小通吃我都要。
作為一名堅決的雙機黨,老房一直保持著兩部手機一大一小的使用習慣,目前為大屏幕的iPhone 11 Pro Max與小屏幕的iPhone X。但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一臺iOS、一臺Android。於是乎iPhone X退休,魅族18上位。
魅族18上手的第一感覺就是細膩,特殊處理過的AG玻璃後蓋如綢緞般絲滑,就是那種一抹而過的順滑,而且沒有金屬材質冷冰冰的觸感,八曲微弧設計更能在手中留有一絲溫存。
產品命名是一個學問,魅族手機配色命名一直以來都充滿著詩情畫意。魅族18一共有三個配色,踏雪意味著聖潔優雅,等風代表隨遇而安,渡海則象征著希望與勇氣。老房手上的這款“踏雪”配色,驚艷的超凡脫俗,或許形容的有些誇張,但這種“雪白”真的是老房用過那麼多電子產品中最接近真實的漫天大雪的瞭。
魅族18定位“小屏旗艦”,其三圍尺寸為152.4*69.2*8.18mm,重量162g,在5G旗艦機到處都是“半斤機”的時代難得的輕薄。
細看尺寸,6.2寸的屏幕,卻是20:9的比例,身材更為修長,單手可在握緊的情況下輕松用拇指操作屏幕的另一端,如今大屏當道,想要體驗當年的“一手掌握”是越來越難瞭。
iPhone 12為6.1寸,屏幕尺寸略小於魅族18(6.2寸),其長度為146.7mm,較魅族18短;寬度為71.5mm,較魅族18寬。也就是整體更“扁”一點。正是因為長寬比例設計的區別,在觀感上造成瞭巨大的差距。
左側為魅族18,右側為iPhone 12,在播放豎版視頻的時候魅族18的播放畫面要比iPhone 12明顯大一大圈。
在播放橫版視頻的時候,尤其是電影寬屏畫幅,魅族18的“細長”比例可以在畫面兩側展示更豐富的內容,同樣的上下黑邊也更少,更別說挖孔屏對內容的影響最小瞭(請無視蘋果的劉海)。
細長的造型除瞭豎直使用能夠一手掌握外,橫屏使用時也更為順手。具體手感差異請參考Nintendo Switch Joy-Con。
魅族18終於迎來瞭曲面屏,細微的弧度並不能額外顯示太多內容,更多的是提升美感和手感,當然也兼顧部分快捷操作。
金屬中框將屏幕和後蓋連接起來,做工沒的說,打磨的相當細膩,拿著手機在手掌裡轉兩圈絲毫沒有感受到有棱角硌手的感覺。
不過這種精致設計帶來的反面影響就是生怕磕著碰著破壞美感,而且手機殼也不好選,透明或者圖案後殼都感覺與手機格格不入。尋覓許久,也隻有官方手機殼才搭得上“踏雪”之景瞭。
二、堆料旗艦
小屏旗艦不縮水,魅族18如是說。在輕薄的機身內配置並沒有落下,高通驍龍888 5G SoC、LPDDR5和UFS3.1共同組成主流的“性能鐵三角”必須是標配。
2021年的標準頂配遊玩大型遊戲自然不成問題,在王者榮耀中開啟最高畫面選項沒有壓力。
瘦長形的屏幕給屏幕中間也留出瞭更多的區域。不過畢竟小巧輕薄,緊湊的堆疊設計加上驍龍888的火力使得魅族18的散熱較大屏幕手機稍差瞭點。
存儲方面共提供瞭三個選擇,8+128GB、8+256GB和12+256GB。運存足夠,但個人覺得存儲空間不夠大,5G時代下載速度飛快,加上拍照錄像,存儲空間的消耗很快。
魅族18內置4000mAh電池,支持36W Super mCharge有線充電,標稱33分鐘充電至80%,55分鐘可以充滿。
續航方面和動輒5000mAh的大屏幕手機還是有差距,這也是和輕巧機身妥協的無奈。
早上6點40拔下充電器出門上班,工作日白天不玩遊戲正常使用,全程5G(未接入Wifi),全天拿起手機70餘次,接到通知40多條,撥打電話13分鐘,共計使用時長2小時25分鐘,至晚上21點25分,剩餘電量20%。一天一充是跑不瞭瞭。
不過從去年起,魅族就開始通過後期研發OTA升級來不斷改善系統,甚至提升硬件性能,120Hz和QHD+分辨率同時開啟就是通過OTA升級解鎖。
這次OTA升級為嘗鮮版,同時也優化瞭系統整體續航,優化瞭部分場景發熱問題,這幾天用下來感覺要稍微好一些,不過仍不太明顯,期待正式版本。
“萬物皆可OTA”,希望魅族能夠保持這個優良傳統,不斷的給用戶驚喜。
三、踏雪無痕的細節
踏雪無痕,潤物無聲,優秀的產品總是在細節之處打動你,並且接連不止。外觀和手感隻是吸引你拿起它的動機,細節處的打磨則是讓你拿住它的原因。
1、屏幕
魅族18配置瞭一塊三星E4顯示基材的Super AMOLED屏幕,240Hz屏幕采樣率,升級系統後能夠在3200*1400分辨率下保持120Hz的高刷新率。
563PPI像素密度、1600萬色臻彩顯示、HDR 10+高動態范圍、4096級亮度調節、5000000:1的高對比度、1300nit峰值亮度,在屏幕顯示上也很能打。
窄邊框和細膩的表現帶來的體驗感非常好,除此之外在系統設置中,魅族18也可以對顯示效果進行豐富的設置。
護眼模式、深色模式早已經是每個安卓手機的標配;在色彩風格中可以手動調節色溫,三種不同的色風格對應三種色域;原色顯示則是老房早已在iPhone上離不開的功能,如今終於在安卓手機上也體驗到瞭,魅族18會根據環境光智能調節屏幕色溫、亮度等,以帶來最合適的顯示效果。
2、解鎖
習慣瞭iPhone的Touch ID指紋解鎖後,再使用其他手機的屏下指紋解鎖簡直無法忍受。目前大多數手機品牌采用的都是光學解鎖方式,不僅識別慢,而且對操作手法、屏幕手指幹凈程度要求很高,安全性也低。為瞭“全面屏”無法設計正面的電容式解鎖,側邊指紋解鎖不香嘛?或者使用魅族18這樣的超聲波指紋識別不行嗎?
魅族18是第一批使用高通3D Sonic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傳感器的手機。超聲波識別更準、更快、更安全,且沒有光學識別的那種刺眼亮光;能夠穿透手指上的污物,比如水、護手霜等,也就是濕手也能解鎖!
這個解鎖速度實在太快,比iPhone 7 Plus也要快不少,更別說其他的光學指紋解鎖的手機瞭。
3、震動
之所以特意提起這一點,是因為魅族18的輸入打字手感真的很棒。當我在手機鍵盤上輸入文字的時候,瞬間就讓我回想起瞭第一次使用青軸機械鍵盤時的感動。
反饋細膩,聲音清脆,即使再快的打字速度也能清晰的分辨且感受出線性馬達恰到好處的細微震動,魅族稱之為mEngine 4.0觸感引擎,的確舒服。
四、輕巧安全的系統
在魅族18發佈的前一天,魅族科技發佈瞭全新的Flyme9系統;而在魅族18系列的宣傳中我們看到的最多的一句話也是關於手機系統的;“0廣告、0推送、0預裝”“三零手機”“三零手機”。
老房其實可以算是一個“果粉”,第一部蘋果手機為iPhone 3Gs,接著iPhone 4S,然後iPhone 5s、iPhone 6、iPhone 7 Plus、iPhone X、iPhone 11 Pro Max一直到現在的iPhone 12。
文章開頭提到,因為工作需要,老房必須使用兩部手機,一部蘋果一部安卓搭配正好。前幾年安卓系統用起來總覺得別扭,雖然近年來國產手機對安卓的優化越發成熟,流暢度提升不少,但仍有幾個問題用起來著實不爽。一是自帶無用App太多,刪也刪不掉,而且各種自帶廣告,用著鬧心。二是隱私管理較弱,流氓App無處不在。
雖然這麼說有些奇怪,但魅族18是老房用過的第一款使用感最接近iOS的安卓手機。Flyme9幹凈、輕巧,出廠狀態除瞭系統應用其他亂七八糟的軟件都沒有,系統設置內也沒有層出不窮的廣告,清爽的很。當然後裝APP的廣告沒辦法…
此外在隱私保護上魅族18更做到瞭極致細致,這是我用過的第一款能夠允許APP讀取照片卻不允許讀取照片中詳細信息(拍攝時間、拍攝地點等)的手機,通過這種設置分享照片,也無法得知具體位置信息。
對於部分必須得使用但卻強制用戶必須得開某些權限的APP,魅族18能夠選擇對其提供空信息,手機裡原本的真實數據得到保護,不會令APP讀取使用。
應用行為記錄中可以看到所有APP所進行的所有敏感權限操作記錄。查看後我才知道原來搜狗輸入法一直在嘗試獲取位置信息;還有我隻是正常聊個天,微信怎麼也在獲取位置?
敏感權限使用提醒,就是在APP調取相機、麥克風、定位、通訊錄、信息、剪貼板等系統(硬件)權限時,會在屏幕狀態欄中顯示相應權限圖標,提醒用戶這個功能正在使用,也有助於我們及時發現流氓APP,避免隱私泄露。
除瞭“三零”隱私保護,Flyme9在系統使用中也提供瞭很多實用且能常用的小細節,用順之後難以割舍。
懸浮小窗,不僅能懸視頻,一邊看文章一邊追視頻;還能懸網頁及其他任何App…iOS老用戶表示這個功能好方便!臨時通知來瞭直接懸浮顯示,不耽誤主頁面的顯示內容。
遊戲中直接呼出遊戲助手也是方便,微信直接可以小窗輸入聊天,不必跳出遊戲來回切換。
系統主頁面滑動手機曲面側邊,能夠調出APP分類快速查找,操作起來很順手。
另外,還有一個自動保持常亮功能老房最喜歡。我們經常會查看手機十幾秒,放下手機工作,一分鐘後繼續拿起手機查看,隨後又放下手機繼續工作,反復如此。通常情況下手機設置30秒自動鎖屏,每次都得重新解鎖,哪有一直常亮方便,能夠隨時查看手機中的資料內容。魅族18就能自動判斷當前的使用規律,給出在目前使用指定APP的時候手機常亮,方便使用;當關閉或者切換這個APP後,則自動切換回30秒自動鎖屏,簡直是報告黨查資料的神功能。
五、影像記錄
魅族18前置2000萬像素攝像頭;後置三攝,主攝為6400萬像素的索尼IMX682,F1.6大光圈,Ultra SMA OIS光學防抖;超廣角為1600萬像素的三星S5K3P9SX,122度視野范圍、F2.2光圈、支持2.5cm微距拍攝;長焦為800萬像素的OV08A10,支持3倍光學變焦。
三攝配置齊全,遠、中、近、微都包含在內,一機在手,焦段足夠。
以下所有樣張均為魅族18默認相機APP拍攝直出,未經任何調整。
先來看下三顆鏡頭的取景范圍。
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魅族18的直接成像效果較為出色,白平衡準確,色彩真實。超廣角端的畸變控制的很不錯。
室內光線較暗的情況下,魅族18的抓拍能力依然不錯,即使開啟人像模式也能保持主體清晰幹凈,這主要得益於記憶金屬光學防抖技術的應用。
魅族18搭載瞭DarkVision極致夜景算法,會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自動啟動使用。
以下兩張照片場景人眼看到的基本已經是漆黑一片瞭。下圖是普通模式拍攝。
上圖為開啟夜景模式拍攝。
在普通模式中魅族18已經能夠抓住微弱的光線,將照片整體提高幾個檔次的亮度;開啟夜景模式後,相片亮度進一步提升,且對高光處也進行瞭一定的控制,整體觀感更均衡,細節展示也更豐富,塗抹感也比普通模式輕瞭許多。
魅族18的夜景模式拍照成像速度很快,或者可以說快門速度幾乎和普通模式沒太大的卻別。隻是在預覽的時候需要略等一下“處理中”,沒有長曝光的倒數讀秒或者多照片合成的提示和過程,“咔嚓”一下就好瞭,也不用舉半天手機,手抖黨的福音。
六、輕妙優雅
敬於堅持,始於顏值,久於細節,終於品質。
這16個字或許能夠表達我對魅族18的真實感覺。
魅族科技18年來對產品的態度以及堅持其實非常值得我們尊敬,不管你說它特立獨行又或標新立異,魅族手機總是能在某些點上引起共鳴並獲得廣泛的認可。
這次的魅族18,僅從外觀設計上就能感覺到魅族公司的用心良苦,第一眼看到的驚艷,第一次觸摸的驚喜,都給瞭我們嘗試進一步接觸的理由。上手,2021年的標準頂配硬件標明瞭它小屏旗艦的定位,性能已然無憂。
“三零系統”Flyme9是魅族最大膽的一次更新,甚至可以說是革命。預裝、廣告、推送,涉及到整個產業的大蛋糕,這得下多大的決心才能斬斷這條利益鏈。
“三零手機”本是應該,是原則,無奈大環境如此,魅族反而顯得猶如一股清流格格不入。既然已有魅族帶頭,其他各大手機廠商的操作系統能夠逐步回到本應如此的“三零”嘛?希望吧。